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陪宝宝写日记”。
7月8日高考第二天,河南平顶山理综考场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一位女生情绪失控,撕了其他考生的答题卡,监考老师还没反应过来,她又夺走另一位考生的答题卡再次撕毁。
新闻一出来便有许多网友留言,要求对该女生的行为进行处罚以及补偿另外两位受害考生。
幸好事情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两位受害考生延长时间重新填了答题卡,撕毁答题卡的女性全部成绩被取消。
虽然看似解决了问题,但是仔细分析该女生的行为,还是会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01 我们的情绪为什么会失控
作为有多种情感的人类,我们总是在各个时刻涌出各种情绪,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做出不同的反应。
比如愉悦、开心的情绪能让我们大笑,伤心、悲伤的情绪让我们忍不住流泪。
可是有些时候,情绪并不总是出现在正确的时候,会因为各种原因导情绪失控,做出不好的行为。
常常辅导孩子作业家长对此深有体会,教了无数次的题目还是不会,写作业时总是磨磨蹭蹭,一会要喝水、一会要上厕所,家长就在孩子们各种无理的要求下情绪失控爆发,会责骂甚至惩罚孩子。
长期积压的不满是引起我们情绪失控的原因之一。
回到上文中的女生,她情绪失控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就是因为压力过大,实际情况达不到预期情况,心理调节能力罢工,从而做出匪夷所思的行为。
她把高考看的太重要了,加上父母、老师的期待,当发现目前的自己不能达到他们的期待,开始想象考砸后的情景,内心翻涌出的恐慌让她无所适从。
看到其他考生下笔如有神的状态,羡慕、嫉妒的她便想要破坏,从而做出了无法挽回的举动。
可见巨大的压力也极易引起情绪失控。
02 孩子承受压力也是一种能力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很多孩子尤其是学生承受不住学业的压力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有位刚出初一的学生因为作业太多且难,一回家就会被妈妈无休止的絮叨,就选择在马路上瞎逛,直到被民警发现。
还有的学生会选择彻底放弃。
之前就有一则新闻,也是一位高考生在考试前一就像家人宣布,自己不去高考了,打算去其它城市打工。
问起原因,就是因为前几次模拟考试成绩的不好,虽然家长并没有责怪他,言语间也对他充满信心,但是每次看到家长与老师期盼的目光,就会觉得喘不过气来,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
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压力越大、越考不好,越考不好,压力越大。
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样的,也有一些学生能很好的享受压力,甚至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武亦姝在刚上初一时,面对比小学作业难度不止一倍的作业,一开始觉得实在是太难了,每次做作业都要写到凌晨。
后来武亦姝的妈妈觉得再继续这样下去,孩子身心发展肯定会受到影响,便运用了一系列的方法帮助孩子走出压力。
爸爸也在每天下班后和武亦姝一起看书,玩游戏,不给她增加额外的压力。
爸爸在之后的采访中也提到,经过一段时间的疏导后,武亦姝也越来越喜欢挑战难的题目,每次看到打星号有难度的题目就会很兴奋,因为觉得自己遇到挑战了,解决题目后内心的满足感无与伦比。
作为家长,目前的我们没有能力帮助孩子减少作业或只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题目,所以孩子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压力,这是逃脱不了的。
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孩子们学会如何面对压力、如何解决压力带来的困恼。
即使将来走上社会,孩子也不会因为过大的压力而做出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03 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
在家长帮助孩子解决压力之前,首先要明确是,有压力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不需要完全剔除掉压力。
所以家长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压力甚至运用压力。
一、不要给孩子太高的目标
以武亦姝为例,之前在小学时,每次考试或者活动,她总是榜上有名,活脱脱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上了初中,进行了第一次摸底考试后,发现自己的成绩在中等位置。
这对于一直在前三名的小姑娘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但是武亦姝的妈妈并没有强迫孩子一定要追上其他同学,而是和她一直做了个计划。
每次考试只要超过前面一名就行,不需要一步登天得到第一名。
没有了第一名的压力,武亦姝的学习便是为自己而学的,且接近的目标也成为了她的动力,也不负所望在下一次的考试中进步了5名,超过了她预期的目标。
二、时常和孩子谈心
武亦姝刚上初中的时候,很少有笑容,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
她的妈妈便每天和她谈心,聊聊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以及最近生活等。
正是因为与妈妈聊天,武亦姝。才发现妈妈对自己的期待从来不是成为第一名,而是自己开心最重要。
也在于妈妈聊天过程中,把心事说给妈妈听,既宣泄了内在的情绪,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孩子在遇到困难时,由于自尊不太会主动跟家长聊自己的困难,而是选择自己把情绪压制住。
但被压制住的情绪终有一天会通过某种渠道宣泄出来,对孩子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帮助孩子宣泄情绪、倾听他们的内心的声音,不去说教、评判,只是单纯地聆听孩子的情绪,这些都是帮助孩子缓解压力必要条件。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出去玩,让孩子感受自然界的风光,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孩子心情开阔了,自然也就不会拘泥于压力。
最后,想对所有家长说,一定要及时关注孩子心情变化,在关注孩子学业的同时不要忘了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